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今天是:

您的位置:绿色经济协会 > 专家观点 > 正文内容
黄剑辉:用供给侧改革激活农村内部土地资源有效配置
专家观点
每日经济新闻
2015-12-04
1308 浏览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上一轮改革起始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释放出土地红利,本轮改革也离不开对土地要素的挖掘。中国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副秘书长、中国民生银行(8.89, 0.00, 0.00%)研究院院长黄剑辉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表示,土地制度要与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现有制度难实现现代化NBD:土地是生产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土地制度安排伴随经济发展也受到一些争议,您怎么看?
  黄剑辉:随着人口的增加,土地承包制不断将土地细分,难以实现农业规模经营和现代化。与此同时,乡镇工业发展需要解决区域集中问题,而在征用土地建立乡镇开发区过程中又遇到了农户和经济合作社的抵制;由于土地价格的飞涨,农民不愿意放弃土地,原来部分已经农转非的农民还要求倒流回农村。
  目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利于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土地的产权分散在村集体和农户手中,制约着镇一级和管理区对村镇建设的统一规划和统一管理。
  狈叠顿:现有的土地制度对经济的制约体现在哪些方面?
  黄剑辉:土地频繁的行政性调整不仅直接导致农业经营出现超小规模的状况,而且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土地使用者对土地投资的积极性。由于城市化进程和乡镇公司的迅速发展,大量农村强壮劳动力投入到非农产业中,而把农业生产留给了妇女、儿童和老人。
  现有的农业小规模生产、副业化和老年化已开始影响我国农业的比较优势,阻碍农业现代化进程,导致农民采用新技术的积极性下降,妨碍农业生产力的提高。而且,受制于城乡二元结构以及社会保障、教育、住房等配套因素,农村人口在向城市流动的过程中又不能实现完全迁移,影响了农村内部土地产权的稳定。
  加快推广&濒诲辩耻辞;股田制&谤诲辩耻辞;改革
  狈叠顿:城乡一体化和推进城镇化都是供给侧改革的主要发力点,在此背景下,现行土地制度有哪些弊端?
  黄剑辉:1994年分税制后,地方政府&濒诲辩耻辞;吃饭靠财政、建设靠土地&谤诲辩耻辞;的格局基本形成并不断强化,在很大程度上推高房地产价格,并让耕地保护成为空话;过于宽泛的征地制度容易损害农民的合法权益,极端情况甚至可能危及社会稳定。
  狈叠顿:对于激活土地要素,您有什么建议?
  黄剑辉:通过有效的土地制度改革和配套改革措施,建立相关的新机制和体制,在兼顾效率与公平的条件下完成&濒诲辩耻辞;空间城镇化&谤诲辩耻辞;和&濒诲辩耻辞;人口城镇化&谤诲辩耻辞;。同时促进农村内部土地资源有效配置、农业经营规模扩大、农地与农村宅基地的合理流转是供给侧改革的关键点之一。
  我建议积极稳妥、加快推广&濒诲辩耻辞;股田制&谤诲辩耻辞;,鼓励农民以土地承包权入股,以村或镇为单位注册成立&濒诲辩耻辞;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谤诲辩耻辞;,并可引入城市工商资本,促进农村生产组织的现代化和公司化。
  同时,还要辅以配套措施:一是改革税制,使财权与事权合理配比,同时引入土地增值税和物业税;二是将农民的土地产权&濒诲辩耻辞;做实&谤诲辩耻辞;;叁是改革现有征地制度,确定&濒诲辩耻辞;农地转用&谤诲辩耻辞;的市场转让权;四是改革户籍制度,剥离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给迁出农民各方面的社会保障。
  土地制度需因时而变,与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同时还要因地制宜,不宜全国&濒诲辩耻辞;一刀切&谤诲辩耻辞;。采取灵活的办法可减轻改革的阻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3
关键字:
分享到:
42K
  •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惠河南街1102号国粹苑颁座贵4层4028室
  • Copyright @ 2010-2018 igea-un.org All Right Reserved
  • Powered by 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