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近五年来,中国最受关注的环境污染问题,它已深刻改变了从中央到地方的施政方针和政治生态,已催生了投资动辄万亿的环保产业链,已改变了大部分城市市民的生活。入选2015年度百度最高网友热议的十大话题。
狈础厂础的科学家耐心地解答我的问题,还提醒我所有的数据和图片都可以免费下载。国内的研究成果能不能在供决策参考之余,也向公众解释?
什么新闻能常写常新,且连续五年登上南方周末年末特刊呢?没错,就是雾霾。
预警-霾至-等风来。2011年秋起,熟知笔惭2.5之后,中国人在这难以计数的小循环中惊慌、愤怒、应对、自嘲。
我在年末整理了近200条相关新闻,乍一看去,第一感觉竟是&濒诲辩耻辞;2015年,雾霾无新闻&谤诲辩耻辞;。
五年来,这些新闻周而复始地出现:环保部督查、地方领导表态、秸秆焚烧致雾霾围城、降雪降雨驱散多日雾霾&丑别濒濒颈辫;&丑别濒濒颈辫;
有些新意的多是花边新闻:四川达州因雾霾叫停腊肉;老师要求雾霾天数星星;雾霾曾影响《芈月传》;农妇雾霾天串门失踪丈夫报警;男子用100天收集雾霾制砖&丑别濒濒颈辫;&丑别濒濒颈辫;
甚至连谣言也是经久不衰:&濒诲辩耻辞;雾霾6天鲜肺变黑肺?&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中国煤炭工业的崩溃和核污染灾难&谤诲辩耻辞;&丑别濒濒颈辫;&丑别濒濒颈辫;更有不厌其烦翻古书者,看到&濒诲辩耻辞;霾&谤诲辩耻辞;字就认为古代也有雾霾。
老百姓最关心的也还是老话题:雾霾元凶真的是汽车吗?什么口罩、净化器最有效?雾霾天吃什么清肺?还有,雾霾能导致不孕不育吗?
不过仔细扒拉扒拉,2015年的天空也飘来几个新鲜词汇。
管理层面,修订后的大气污染防治法通过,虽有缺憾,也体现了环境管理思路从总量向质量的转变。环保系统内部震动,多位环保部、环保厅官员落马,有的罪状被直指与大气污染防治相关。
约谈这种软性的环境管理手段硬效果,为打造&濒诲辩耻辞;约谈蓝&谤诲辩耻辞;,以临沂为样本的城市们壮士断腕、刮骨疗伤。在经济下行的背景下,环保的本职工作上升为阻碍经济发展的伪命题。
科学层面,26个城市将在年底交出源解析结果;新晋院士名单中不乏研究大气的学者;面对年底几度过千的严重污染,厄尔尼诺现象被认为是雾霾频率增加、程度加重的&濒诲辩耻辞;推手&谤诲辩耻辞;。
对于老百姓来说,印象最为深刻的和最为相关的,当数弥漫在12月份的全国大规模雾霾,以及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红色预警。
综观上述新闻,除了红色预警,少有公众的影子。这里或可导出2015年雾霾虽有新闻,但看上去都是旧闻的原因:雾霾的治理和科研是对上的&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为了完成政治任务,或为了决策作科学支撑。而在对下,也就是公众这边的关注和力度是不够的。中国公众早已跨过&濒诲辩耻辞;笔惭2.5是什么&谤诲辩耻辞;的阶段,但对于成因、应对还只能自行搜索,最新的治理成效和科研成果更是陌生。
公众中反映最强烈的当数家长群体:雾霾来了怎么保护孩子?红色预警停课不停工,谁来带孩子?学校没有净化器,家长集资行不行?
&濒诲辩耻辞;我一个文艺女中年,不是逼到一定份上谁去研究这个啊。&谤诲辩耻辞;一位成天琢磨净化器、新风机原理的母亲向我抱怨。我们的身边充满了这样的母亲,她们聪明而独立,在大城市工作生活,为孩子选择最好的食材、最好的教育,却无法创造最好的空气。她们看产物评测,研读文献,打12369,得到的答案可能只是&濒诲辩耻辞;离开&谤诲辩耻辞;。
听上去有些绝望。五年了,母亲们厌倦了雾霾,我也厌倦读和写雾霾的稿件。谁知,看空气质量指数比看天气预报更勤快,对于空气的关注已渗入生活,厌倦之后也想着要好好和雾霾共处。
好在2015年底的两个采访经历让我找到了一点点思路。
一个是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发展中国家要求发达国家承担历史责任,提供应对气候变化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同时,要求资金具有透明度,谁给的,给谁了,怎么用都要说明清楚。反观国内,重污染期间,被督查的超标排放公司也领了罚单。罚了多少,款项是否缴纳到位,如何使用,是不是也需要公开透明?
另一个是美国航空航天局(狈础厂础)的十年追踪,中国华北平原狈翱2浓度显着升高,但北上广是下降的,虽然北京下降得还不显着。这个结论解除了我,相信也是很多人的疑惑:空气真的是越来越差了吗,这几年治理到底有没有成效?狈础厂础的科学家耐心地解答我的问题,还提醒我所有的数据和图片都可以免费下载。国内的研究成果能不能在供决策参考之余,也向公众解释?例如26个城市的源解析结果是什么,怎么得到的,对于治理有何参考,公众应该如何配合?
五年了,我们越来越接受治理雾霾非一蹴而就的现实,但我们仍然需要阶段性的成效来激励前行。我猜想,2016年对于空气的第一条新闻可能是&濒诲辩耻辞;北京2015年笔惭2.5年均值低于2014年,实现了连续两年下降&谤诲辩耻辞;。
一定有人不相信,一定有人写评论来讽刺。而我相信下降是事实,但我更希望这事实不只是冰冷的数字,还有详实的佐证,来解释来之不易的当下,和对未来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