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今天是:

您的位置:绿色经济协会 > 公益与颁厂搁 > 正文内容
公司社会责任不等于慈善事业
公益与颁厂搁
网络
2017-04-06
2561 浏览

    一个全球经济的无边界时代正在来临,成长中的中国公司如何获得世界市场的信任?答案之一就是积极履行自己的公司社会责任(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简称CSR)。
    日前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举办的“政府与公司的新型合作关系”论坛上,来自公司界与学术界的众多嘉宾就时下广受关注的“公司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话题进行了探讨。
    中国公司CSR现状不乐观
    在工商业高度发达的社会里,公司一方面需要大量的社会、自然资源以维持运转,另一方面又不可避免地对环境造成污染乃至毁灭性破坏,以致资源总量锐减。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全球副总裁MichaelInacker就此指出:“对日益全球化的公司而言,它的各种商业活动对社会和自然环境都会产生巨大影响。我们深信,公司经营的成功与否与其社会责任息息相关,公众对公司的信任是公司取得经营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中欧副院长张维炯教授与德意志银行亚太区首席执行官ColinGrassie也先后指出,公司是地球公民的一分子,公司公民的社会责任与公司的商业运营密不可分,因此公司要高度重视各自的CSR,将自身与政府、客户紧紧联系在一起。
    不过,商务部研究院跨国公司研究中心主任王志乐对CSR理念在中国的发展状况表示了担忧,“所谓的责任,讲的是为谁服务、对谁负责的问题。公司当然要为股东服务,而且在成功实现对股东负责之后,还应以整个社会为服务目标,承担更高的社会责任。但目前中国公司连股东责任问题都还没解决好,遑论其社会责任。”
    他发现,近两三年来,跨国公司已经把强化公司社会责任的理念延伸至中国,同时对中国公司提出更高要求:譬如欧美各国纷纷提高中国的家电等商品的进口标准,要求家电生产公司承担回收责任。“中国公司必须加速培养CSR意识,应对这一趋势。”
    不是帮助少数弱者的慈善行为

    在会后接受《每日经济新闻》的专访时,王志乐指出,在全球化时代,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核心已经从过去的设备、厂房以及制度等“硬件”,升级为公司价值观、社会责任等“软件”。长期以来,重“硬”轻“软”的倾向已对中国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伤害:公司过分重视硬件,轻视软件;重视制度建设,轻视道德责任培养。因此,他们更有必要借助新兴的CSR潮流,提升自身“软”竞争力。


 

35
关键字:
分享到:
42K
相关阅读
  •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惠河南街1102号国粹苑颁座贵4层4028室
  • Copyright @ 2010-2018 igea-un.org All Right Reserved
  • Powered by 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