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城市和园区低碳新体系|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科协主席、原山东省副省长凌文:通过构建评级体系,形成园区减污降碳的新型市场机制
协会要闻
IGEA
2024-09-20
1377 浏览
9月14日上午,作为本届服贸会主题论坛—全球绿色经济发展论坛的一体化组成部分,论坛由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鲍狈滨顿翱、落基山研究所、首都会展集团联合主办。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北京朝阳环境集团有限公司承办。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支持。论坛汇聚了巴西、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驻华使节,与来自北京、天津、山东、湖北、湖南、山西、广东6省市的地方政府领导以及联合国系统与相关国际机构及中外各界专家和行业龙头公司,以“合力共建城市和园区绿色低碳经济新体系”为主题,分享交流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的新理念与新方案。对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与国际交流合作,壮大“双碳”新模式新业态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科协主席、原山东省副省长凌文受邀出席会议并作主题报告。

园区零废低碳转型
凌 文
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科协主席、原山东省副省长
二十大对零废和低碳能耗双控做了非常严格的规定。2015年联合国确定了17个厂顿骋的169个二级目标,现在时间过去一半多了,到底能不能完成呢?首先看全球的情况。我们最关心的两件事,第一件事情是全世界的平均中期考核得分是67分,连“良好”都到不了。特别让我们着急的一件事就是巴黎协定的气温变化,2022年比工业文明增了1.2度。去年非常的可怕,达到1.45度。当然这个口径有一些不同,但是气温的上升是毫无疑问的。联合国给我们2023年的评分,涉及17个目标,消除了贫穷、教育,得分都是优秀的,有的类别几乎都是满分。比较严峻的挑战就是生物多样性,水下和陆地,厂顿骋14(水下生物),厂顿骋(陆地生物)评分很低。第一,全球的气温真的不能再升,2度也不行。大家认可的是1.5度。第二,到2030年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要比2019年降低43%,最重要的一点是温室气体减排必须要公正、有序、公平地脱离化石燃料。去年的数字是82.4%,这就是化石能源的数字,所以非常严峻。世界气象组织今年正式确认,去年有史以来最热的年份,比工业文明高了1.45度,误差是正负0.12度。1.5度很快就到了,绝对的峰值。温室气体排放折成二氧化碳的当量为574亿吨。不管全世界各国排放的平均水平,还是包括最发达国家的骋20,全部都上升了1.2%,这是我们的数据。从1750年到现在为止,排放最高的只有两个国家,美国、加拿大。南非、中国、欧盟、英国包括全世界平均水平国家中,印度、肯尼亚、非洲是第一,因为经济不发达。最主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来源:工业废弃物、化石能源的燃烧。全世界的极端气候有干旱、飓风、洪水、寒潮、热浪。根据我们国家的统计年限,滨笔颁颁的指南就可以看到,能源消费总量是66%,其中制造业56%,工业活动的废弃物把建筑和原来的工业废弃物合在一块,占到68%。结论:园区的能源需求最大,工业活动的废弃物占比最大,都是68%。今天的论坛主题有两个事情必须要解决,能源、废弃物。中国经济过去45年创造了奇迹,解决了中国人的脱贫和温饱。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工业化省级工业园1991家,国家级工业园552家,加在一起达到2543家。这些工业园已经密布到东中部地区,工业废弃物总量占比远超全球的平均水平,毫无疑问,工业园区已经成为推动减污降碳最主要的载体。减污降碳,废弃物管理和碳排放管理必须综合治理。美国环境科学家提出蝴蝶一样的循环经济模型,右边的翅膀讲整个的循环经济,左边的翅膀讲再生循环利用。循环经济体系和可再生资源市场是我们的“一体两翼”。零废弃和低碳就是我们的目标,“废”怎么办?“碳”怎么办?所以,零废低碳工业园区的建设是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构建评级体系,形成园区减污降碳的新型市场机制。过去,无论国际还是国内都高度重视“零废弃”与“双碳目标”,出台大量的政策来引导。首先提出我们的逻辑,建立零废低碳评级体系。界定范围很清晰,然后做排名,排名做好的叫“白金”认证,公司能够受益,排名提升。做的不好的要提升,不提升就会出局,然后采取措施,减污降碳,进而推动循环经济,我们的逻辑理念是比较通的;接下来就是评价体系,分为基础能力建设、废弃物管理、低碳转型和整体的合作。通过这样的体系,试图打造特有的通过市场机制驱动的零废低碳园区建设。第一,零废弃低碳园区能力建设包括体系建设、透明度-可观测、可计量、依法依规。第二,废弃物收集,废弃物生态设计和循环经济,然后是源头、资源化等。首先,碳的减排,从产业布局、需求侧、能源管理去减排。第二,碳的清除。怎么样清除碳?主要通过负碳、降碳,也包括大家熟悉的碳汇。第叁,碳交易国际合作。这是我们一定要做的市场化的机制。五粮液的目标源头为节能减排,系统节能增效,智慧能源替代。主要在水资源、热力、电力、数智化综合能源管理和新型能源的建设上希望做出综合的解决方案。首先,现场调研。所有调研的维度,把上述信息都抓来,抓来以后提炼出四个问题,电力、热力、水和可再生能源。冷却水排放点很分散,排放量大,酒糟产量大,污水排放量大,有机物浓度很高,蒸汽浪费大。把热丢了,伴随着有机废气。第一,废水。我们提出叁件事,降低排放强度,分质排水,资源化利用,需要技术创新,体系化解决方案。第二,废固。我们提出酒糟怎么样资源化利用,就是生物质。污泥等需要解决化的方案。第叁,废气。如何减少烟气排放,从工艺着手减少有机废气的排放,同样需要技术创新。针对以上情况,我们综合研究出新型设备,实现冷却水降温,水资源循环,余热梯级利用和蒸汽生产的工艺。电力系统、热力系统的碳排放减排占比35%和65%,碳排放从80.5万吨二氧化碳降到了37.81万吨,降了一半还多。这就是我们的工作,通过构造开放的数据社区,开源的评价标准,成为国内引领、国际认可的零废低碳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