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今天是:

理事资讯
您的位置:绿色经济协会 > 理事资讯 > 正文内容
国能中电白云峰:“液态阳光”技术助力完成“双碳”目标
理事资讯
IGEA
2021-07-31
34474 浏览

中国财富网讯(欣欣)中国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如何通过低碳技术更好实现碳中和越来越受到政府层面和公司的关注。

近日,盘古智库举办“低碳技术助力碳中和”研讨会,邀请国能中电能源集团董事长白云峰就风、光、生物质联合制储氢,“液态阳光”助力碳中和循环利用作主题分享。


“液态阳光”是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电力电解水生产“绿色”氢能,并将二氧化碳加氢转化为甲醇等便于储运的绿色液体燃料,未来可替代化石能源。


白云峰首先归纳了“双碳”目标的重要意义与潜在趋势。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大势所趋,其背后是两个方向的转变:一是未来能源基础从化石燃料向可再生能源的转变,二是基于碳资产的更加扁平化、大容量、高自由度的新型资本市场的出现。


在实现“双碳”目标过程中,未来有四大板块的产业需要高度关注。一是传统工业节能和能源转型板块,二是现代能源板块,叁是“碳捕捉”和碳的资源化利用板块,四是碳交易市场板块。


白云峰介绍,国能中电能源集团致力于风/光/生物质联合制储氢碳中和循环利用,碳中和路径主要由两大板块组成:一是生物质发酵,即利用秸秆及畜禽粪污生产天然气、有机肥和绿色二氧化碳;二是利用“绿氢”、二氧化碳与催化剂合成“液态阳光”(甲醇)。其主要包括四大项目,分别为生物质项目、风力发电项目、制氢项目与液态阳光项目。


液态阳光项目利用液态甲醇作为能源转化载体,利用二氧化碳和水把不可储存的能量转换为化学能并以液体的形式存储、载运,具有能量密度高、存储性能好、运输成本低、环境友好、二氧化碳排放低的优势。


不过,白云峰同时指出,该项目也面临一系列问题:一是考虑到全国各地不同的资源禀赋,须制定不同方案;二是目前人们对于制氢的认知中主要是直接液化方案,而考虑到安全、经济等因素,甲醇对中国来说是更好的方案;叁是考虑成本问题,促进新能源的就地化消纳。


下一步,要对液态阳光本身的技术方案进一步优化,促进成本的降低,同时加大氢能源的使用,包括混合动力车的应用和研究等,另外还要加强甲醇工业化应用。


45
关键字:
分享到:
42K
  •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惠河南街1102号国粹苑颁座贵4层4028室
  • Copyright @ 2010-2018 igea-un.org All Right Reserved
  • Powered by 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扫描二维码